English

186-6608-0646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信息技术对翻译带来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1-05-11点击:

    根据“翻译能力”理论,巴黎口译学派提出,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是基础,专业翻译方法是核心(lere,2001)。根据VermeerReiss的目的论,广州翻译公司实现语篇内部和之间的连贯需要语篇转换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Nord,2006:41~42)。文军(2004:63)将翻译能力概括为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翻译能力可分为语言知识与能力、翻译知识与技能和通识教育。

    传统的翻译方法主要是手工翻译。虽然简单的人工翻译,尤其是个人进行的翻译工作,可以充分显示译者的水平,但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无法与很多人合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翻译活动成为一个开放有序的过程,翻译公司、译者和客户都可以参与其中。合作翻译模式经历了从简单的翻译服务到包括写作、产品本地化、资产管理等多种语言服务,从单一的翻译方式到语言服务公司,从纸笔翻译实现方式到计算机辅助翻译,从单一的机器翻译软件到云平台的转变,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于一体的复杂过程。

广州知名度较大的翻译公司

    在协作翻译工具的基础上通过翻译云平台加入项目团队进行管理,从而更好的协调不同译者与翻译项目、翻译项目信息和语言资产之间的关系,作为译者与协作翻译平台之间的桥梁,不同译者之间实时共享翻译信息,可以有效提高译员的翻译效率。同时,通过协同翻译中的术语检测和识别,以及翻译记忆的实现,不仅可以提高译者的翻译效率,还可以有效解决翻译内容重复等问题,译者之间的自我冲突和专业术语翻译的不一致性。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中西方翻译标准之争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传统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为对象,传统的翻译标准更多的是围绕文学翻译的文本层面进行定性的讨论,所讨论的翻译标准包括对等和动态对等、文风高雅、神似、转译等,就连福尔摩斯路线图中的翻译研究也没有达到现代文体翻译研究应用的技术标准。翻译标准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理解是不同的。翻译标准的提出与具体的翻译对象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翻译环境包括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和完成翻译工作的内部环境(组织环境)。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语言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内部环境包括公司部门组成、翻译团队组成、翻译使用的计算机和网络软硬件等。信息时代口译员的翻译设备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现代口译员来说,计算机、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词典、语料库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传统的口译员使用内部工具如纸张、笔和纸字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影响翻译内部环境的IT指标处于翻译活动的不同层次,即翻译生产层次、资源管理层次和语言资产管理层次。文思海辉科技有限公司的语言服务平台组成如图4所示。在翻译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涉及到翻译校对、工程测试、多语种桌面排版、翻译项目管理、本地化测试和质量保证等。广州知名度较大的翻译公司翻译环境的信息化保证了翻译过程的顺利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对翻译项目任务的内外部相关方管理、任务分配、工作绩效和工作时间管理。语言资产管理创建和应用词汇库和翻译记忆库,构成了通用语言服务企业的企业语言资产的核心,在实施和维护中处于优先地位。信息技术对翻译的外部环境有着更广泛的影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


专译微信公众号

专译手机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