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31点击:
各位亲爱的同志们战友们,大家好!我是影子,本周又和大家见面了,疫情之下我等草民也终日惶恐不安,希望大家一切顺利,话不多说上干货。
上期我们提到,国内从事专利翻译的主要有两种机构,专利代理所和北京翻译公司,今天我们聊聊翻译公司。至于专利代理所,我们后期会跟大家分享。
我国国内翻译公司从事专利翻译的时间不长的,一方面可以从历年PCT申请量(百度上很容易查到,我就不列了)看出,近些年PCT案件量持续走高,各大代理所在成本较低的城市纷纷成立分部,说白了这些分部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但是出于成本原因代理所仍然无法把所有PCT案子吃掉,因此翻译公司有了可乘之机。
从2018年开始笔者接触到大量的翻译公司“想成立专利部”、“咨询专利翻译的价格和流程”、“做专利培训课程”等等,但是回头看看,几乎没有突围成功的翻译公司,从笔者开始从事专利翻译,签过的合作合同不少于60个,其中十分之9527都是躺尸的,大家自行脑补。
这也容易理解,翻译公司存在相当硬的硬伤,在我看来如这些硬伤无法解决掉,翻译公司基本上无法在专利翻译方面有所建树,关于翻译公司的硬伤,且听我一一道来:
1、对专利文本的特殊性和专利流程缺乏基本的了解,依然用通类翻译的态度对待专利文本;笔者在从事专利翻译的过程中不止一次遇到翻译合作方基于“这是客户的要求”、“客户这么说的”等说法,而置文本中明显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方面不顾,每当这种时刻,我会默默的安静5秒,然后原谅他;仅仅充当译员和客户之间的传话筒,是不可能做好专利翻译的。要做专利翻译,你就必须懂专利,再高级一点,你必须有专利思维,你必须学会用专利人的思维去看待专利文本。
2、没有专业的专利翻译团队,缺乏统一规范的专利翻译流程管理。之前上海某翻译公司期望笔者替公司组建专利翻译团队,工作职责包括:培训、维护客户、管理项目、市场,月薪还不错,但是单单缺乏流程管理,实际上专利翻译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恰恰就在于流程。最终笔者也没去这个公司,不是因为其他,仅仅是因为发自内心的觉得这个事在他那里干不成。
3、译员稳定性差。大多数翻译公司的专利翻译译员为兼职译员,甚至不少审校也是兼职人员(心是相当大);现在的情况是,市场上不缺好译员,而是翻译公司根本无法区分译员水平的高低~~~~~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双手一摊,真的莫得法。稳定的译员搭配稳定的审校是稳定流畅的流程管理的核心部分,所以各位同志们,如果有哪个翻译机构用固定的几个审校和你对接,收拾收拾就嫁了吧,这是真爱。
4、专利翻译文本质量管理标准混乱。如果某个翻译公司要求你的专利翻译文本一个错误都没有,那么请听我的,直接打他,而且必须打脸,当然打不过当我没说。基本的意思就是,一个好的专利译员并不是不出错,而是可以保证没有核心类错误,另一些错误可以维持在很小的范围内。好的专利翻译质量管理流程必须有明确的可量化的标准,否则就是无耻、白嫖。
最后一点,笔者做专利翻译从不处理文件转换、从不排版(除了新申请提交模板除外)、不作图,有这些要求的~pass。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能和翻译公司合作专利翻译,毕竟我在从事专利翻译初期还是和很多专利翻译公司合作过并且因此逐步进入专利翻译领域,度过了迄今为止最困难的时期。但是行业现状就是如此,如果各位同志想从事专利翻译,并且想从自己翻译的每个文本中得到经验的累积,那就需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
基于以上经验,我提出以下建议,各位自取
1
在与专利翻译公司合作时,请问清楚:是否有自己的审校团队;是否提供返稿;案量是否稳定;案件翻译质量标准如何;测试稿是否为专利文本,如果有一方面是:否,那么pass。
2
尝试跟专利代理所合作,然后谦虚的学学学~~
3
基本的成长思路:基本的专利翻译培训-养成基本的专利翻译习惯-和专利翻译公司合作(如果不缺钱省去这一步)-和专利代理所合作-和国外翻译公司或者代理所合作~然后起飞。
最后,愿世界对专利译员友好一些,也愿各位同僚经验越来越丰富,腰板越来越硬。